在过去,我们常说的一线豪华汽车品牌,其实一般都是指的是宝马奔驰和奥迪,简称BBA,这三个品牌也基本占据了高端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而这些一线豪华品牌动辄都是均价30万以上起步,这也劝退了不少消费者,所以有不少人都把可以购买一台BBA当作自己的人生梦想。
不过如今汽车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这些豪华品牌的产品,也似乎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特别是豪华品牌的新能源产品,更是直接卖不动,那卖不动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降价,而降价之后的豪华品牌汽车又是否值得购买呢?
18万的宝马i3,确实是非常吸引人
前段时间宝马腰斩式大降价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原因就是此前原价还要30几万才能落地的宝马i3,如今只需要18万左右即可完成落地,这可震惊了不少小伙伴,毕竟在过去,宝马3系确实是要30万以上才能落地,如今这个价格就能买到,那岂不是让不少人可以提前完成自己的宝马梦?
对于这个价格,笔者也抽空去了本地的几家4S店进行了咨询,得到的答复是:这个消息属实,官方指导价35.39万起的宝马i3,确实是进行了促销。优惠后的裸车在17万多,算上保险和上牌费用,差不多就是在18万左右即可落地,并且4S店的销售还表示,如果诚心要的话,这个价格还可以谈。
还可以谈!
除了i3这款车以外,今年1月才发布的i5,价格同样不稳,如今不少的经销商也给出了6万元以上的优惠,甚至34万左右即可落地,虽说是电动车,但18万的3系,34万的5系,这放到过去完全是不敢想啊。
可能有人就会有疑问了,这可是宝马也,动不动这样大降价,这是否有点拉低自己的品牌价值了,毕竟前几年,一些二线豪华品牌都开始打起了价格战,让捷豹和凯迪拉克获得了“7折豹”和“6折凯”的外号,如今宝马这样的大幅度降价,岂不是直接就成为了“5折马”。
那这么简单的道理宝马官方怎么可能不懂呢?但如今的宝马日子是真的有点不好过。根据宝马集团发布的财报来看,今年第一季度,集团营收为366.14亿欧元,同比略微下降了0.6%,但净利润可就太惨了,仅为29.51亿欧元,同比下降了19.4%,这其中主要就是汽车部门的利润率下降所导致的。
而从实际的市场表现来看,宝马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为18.7万台左右,同比下滑3.8%,中国市场也成了宝马全球主要市场中,唯一下降的。所以卖不动自然就只能降价了,刚好旗下卖得最差的,就是宝马的新能源产品,自然就成为了降价主力军,18万落地的宝马i3就这样诞生了。
打折后的宝马,面对国产车还真不一定有优势
在打折这件事情冲上热搜之后,网上就有不少的人调侃到,这30几万的宝马i3哪哪儿都是毛病,18万的宝马i3浑身都没毛病,也有不少人表示,这5折落地的宝马i3确实是很香啊,自己的宝马梦可以实现了。
但如今降价的宝马i3真的值得入手吗?平心而论,宝马i3卖不动除了价格比较高以外,主要原因还是产品力确实一般,面对越来越卷的合资品牌,宝马这种传统德系品牌,在智能化和电子化程度上,确实是被国产爆杀了。
就拿已经降到18万左右的宝马i3来说,如今同价位的国产车已经相当给力,可以说是要续航有续航,要智能有智能,大家可以参考同价位的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就知道了,并且内饰用料等方面,也比宝马i3良心得多,或许宝马i3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能提供一个品牌的情绪价值,还有就是宝马曾经引以为傲的底盘运动性了。
总的来说,宝马的新能源车进行一波大降价促销,确实是对销量提升有用,但具体有多少作用,目前还不好说,毕竟此前捷豹、凯迪拉克甚至路虎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以价换量并不能完全打动消费者,过去那个靠着一个品牌就可以在中国市场混得风生水起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如果确实是喜欢宝马品牌,也追求运动和操控,同时还不在乎后期较为高昂的养护费用,那么18万左右的宝马i3还是很香的,或许这也是只有中国消费者才有的福利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