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算“安卓模式”开放架构终结算力割据?

2025年09月10日 11:27
作者:中国派原创
点击量:0
我有话要说

紧闭的高性能计算之门正被一只开源之手推开,中科曙光携20多家企业打响的这场“算力解放战争”,或将重塑中国AI产业格局。

2025年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正式发布,AI超集群系统同步亮相,联合实验室建设启动。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中国智能计算产业对封闭体系的集体反思与对开放生态的迫切呼唤。

中国智算“安卓模式”开放架构终结算力割据?

算力困局:高端芯片短缺与生态割据之痛

大模型创新以惊人速度演进,但国内AI算力领域却面临严峻挑战。高端算力供给不足、国产加速卡性能差距大、算力成本高企、自主软硬件生态不成熟……这些问题像一道道枷锁,束缚着中国AI产业的发展脚步。

当下情况宛如计算机早期的“巴比奇困境”——19世纪查尔斯·巴比奇设计了分析机,却因当时制造工艺跟不上而未能实现。如今中国AI产业同样面临创新理念与算力基础不匹配的困境。

各个巨头自成体系、互不兼容的封闭架构,造成了严重的“算力割据”局面。企业一旦选择了某家技术路线,就被绑定在特定生态中,转换成本极高,前期投资面临巨大风险。

当前,AI大模型训练和部署已不再依赖单个芯片的算力,而是越来越依赖于多芯片紧密协同的集群系统。系统复杂度急剧提升,单纯提升单芯片性能变得成本高昂且技术挑战巨大。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认为,系统级优化和软硬件跨层协同,正成为提升整体计算效率的关键路径。这意味着,算力的竞争已从“单点突进”转向“系统作战”,必须通过架构创新和资源调度优化,来弥补单芯片算力可能存在的差距。

算力产业链条长、技术层级多,从底层芯片到顶层应用之间存在大量协同壁垒。要实现高效、普惠的算力供给,仅靠任何单一环节的强大并不足够,必须打破技术分层与产业边界,实现跨层优化与开放协作。

破局之道:开放架构与“安卓模式”的崛起

中科曙光此次发布的AI计算开放架构,直指当前算力领域的核心痛点。其本质是通过软硬件协同、全栈开放的方式,推动产业链形成合力,降低开发与应用门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也更符合AI技术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根本需求——唯有协同与开放,才能真正实现“算力普惠”。

这一架构面向大规模智能计算场景,以GPU为核心进行高效紧耦合系统设计,联动AI产业链企业,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创新。

“中国智算产业,要苹果,也要安卓。”李斌的比喻形象地点明了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苹果模式代表封闭式优化与极致体验,安卓模式则代表着开放生态与普惠创新,两者并存才能形成健康产业生态。

曙光AI超集群系统展现出惊人性能指标:单机柜支持96加速卡、百P级AI算力,最大可实现百万卡大规模扩展。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实现千卡集群大模型训推性能达到业界主流水平2.3倍,模型开发效率提升高达4倍。

中国智算“安卓模式”开放架构终结算力割据?

技术民主化:开放能力与降低门槛

中科曙光宣布开放三项关键技术能力:AI存储优化能力、液冷基础设施设计规范、DeepAI基础软件栈。这种开放意味着中小企业不再需要从零开始“造轮子”,大幅降低了研发门槛。

这种做法令人联想到Unix哲学的复兴——“编写程序只做一件事并做好,程序要能协作,程序要能处理文本流因为那是通用接口”。现在,AI计算开放架构正在智能计算领域实践类似的理念。

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更是为持续创新提供了平台。20多家智算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推进产业链开放与协作,这标志着中国智能计算产业从“单打独斗”走向“集团作战”的重大转变。

封闭帝国坍塌,算力民主化时代来临

“任何试图通过封闭架构绑定用户的企业,都将在开放生态的洪流面前不堪一击。” 这可能是中国AI算力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已经证明,封闭系统最终都会向开放系统低头——从计算机时代的IBM兼容机战胜苹果专有系统,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卓与iOS的平分天下。现在,同样的规律正在AI算力领域重演。

中科曙光此举实际上是在构建智能计算领域的“算力安卓”,其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打破了少数巨头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垄断,开启了算力普惠的新时代。

未来展望:开放架构重塑产业格局

AI计算开放架构的推出将产生深远影响。多品牌GPU加速卡的适配支持,兼容CUDA等主流软件生态,将使用户拥有更多选择权,大幅降低硬件成本和软件开发适配成本。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创建智能计算领域的“通用适配层”,类似于Java虚拟机“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理念,有望解决AI应用在不同算力平台间的移植难题。从更大视角看,这种开放协作模式将加速整个AI产业的发展进程。就像Linux开源生态催生了云计算时代一样,AI计算开放架构可能成为下一代智能基础设施的基石。

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凯曾言:“真正关心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制造硬件。” 如今中科曙光及其合作伙伴们正在实践这句话的深层含义——真正关心AI未来的人,应该共同打造开放算力生态。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一开放架构,当创新不再受限于算力门槛,当AI技术真正实现普适普惠,我们今天看到的可能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发布,而是智能计算新时代的破晓时刻。

算力民主化的钟声已经敲响,封闭帝国的围墙正在倒塌——这不是结束,而是中国智能计算产业真正成熟的开始。

深度好文

Copyright 2016 趣写科技 版权所有 About cn314.com